儿童心理学书籍推荐-德宏州心理学会

Website Home

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以来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如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

他们提出了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的教育新理念,为儿童心理的产生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

那么有什么比较好的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籍吗!

1、《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学,这是的情况下,通过大量的实验,有很强的可靠性,它主要是关于视觉艺术,不仅是对孩子的心理,但在这些章节的基础上,对格式塔心理学实验的分析描述视觉思维的孩子里面,所有的是视觉思维的孩子不在儿童心理学?

这包括不同年龄组的儿童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透视问题,并用图形来描述他们所看到的等等。

如果你想研究孩子的心理,不要错过里面精彩的内容。

2、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是皮亚杰和希尔德写英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这本书中,笔者从“认识论”的过程中系统地考察和研究儿童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将这一过程分为感知运动、行动和前三个阶段的青年阶段!

在各种内部和外部的每一个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有大量详细的感性实验材料进行了论证,同时,也在他的意见指出传统观念的偏见。

这本书有许多更抽象和难以名词,阅读本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但这本书的观点非常犀利,而且文字相当简练。

本书共分为六章,共二十四节,共100000多个字。

它于1966在法文出版,1969翻译成英文。

1980由吴付元翻译成中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哦麻烦好评!

~~~~《艺术与视知觉》基本信息书名:《艺术与视知觉》作者:(美国)鲁道夫阿恩海姆译者:滕守尧朱江源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87年或1998年这本书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学而作,里面的案例都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出,有很强的可靠性,它主要是讲视觉艺术,不单纯是讲儿童心理学的,但里面关于儿童视觉思维这些章节的描写分析和大量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实验,都是儿童心理学中儿童视觉思维不可少的;

其中包括不同年龄层的儿童会以怎么样不同的方法看待透视问题,用什么方法通过图形描绘自己所看到的事物等等。

如果有要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千万不要错过里面的精彩内容。

书中有关儿童视觉心理的章节一、第三章第二十三节:想象想象力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艺术品的题材本身并不能提供一个表现自身的形象;

形像是由人创造的。

一个艺术家不能随心所欲地运用别人创造出来的现成的形象去表现自己的特殊经验,因此他就必须亲自为自己的经验创造形象。

在这方面,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儿童画;

当儿童开始运用色彩和形状去创造形象时,他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造某种方法,以利用已有的媒介去再现他所经验到的对象!

儿童们偶尔也会从……二、第四章第一节:儿童们为什么要这样画从儿童早期绘画中,我们既看不到细节,又看不到透视变形,究竟如何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呢。

既然人们承认这些早期绘画形象与儿童实际看到的东西不一致,就有必要找出这种不一致的理由!

有人认为,儿童们之所以不能……三、第四章第二节:唯理智说在那些儿童画所作出的各种解释中,最陈旧的(然而直到现在仍为最流行的)一种解释就是:既然儿童们画出来的东西不同于他们看到的东西,那么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就只能从某种理智活动中去找,而不能从知觉中去找。

按照这种解释,儿童画仅仅……这实在是一种奇谈怪论;

众所周知,在发育的初级阶段,心灵的主要特征就是对感性经验的全面依赖;

对于那些幼小的心灵来说,事物就是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或闻到的那个样子。

当然……我举出以上的例子,为的是说明,在绘画活动中,诉诸理智的场合是不多见的……四、第四章第三节:儿童们画出的形象就是他们看到的如果人们早先能够找到一种更为合理的理论去解释以上课题的话……儿童和原始部族的人画出来的画之所以充满了一般性的特征和未经变形的形状,恰恰是因为他们画的是自己看到的东西?

然而这还不是这个问题的完整答案……如果一个儿童用一个圆圈去再现一个人的头部,这个圆圈就不是从某一个具体的人头中得到的……五、第四章第四节:媒介到第十七节:教育的影响也就是从第一节到第十七节都是儿童视觉思维中儿童对在平面上表现所看到的事物或想像到的事物的的重点部份!

第十八节:雕塑形式的诞生通过雕塑形式更进一步分析儿童视觉思维,儿童心理方面逐渐减少?

《儿童心理学》作者: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是皮亚杰和英海尔德合写的一部重要著作?

在本书中,作者从“发生认识论”出发,系统地考察和研究了儿童的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把这一过程分为感知——运动、运算和前青年期三大连续的阶段!

对每一阶段中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内部的和外部的因素,作者都做了认真的分析,并有大量详实的感性实验材料进行论证,同时,也在自己的观点的阐述中指出了传统观念的偏颇?

由于本书存在着许多比较抽象、艰涩的名词,因此给阅读本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但是,全书的观点非常鲜明,文字也相当简练;

本书分六章,包括二十四节,共十万多字。

于1966年用法文出版,1969年被译成英文!

1980年由吴福元译成中文,商务印书馆出版;

《艺术与视知觉》基本信息书名:《艺术与视知觉》作者:(美国)鲁道夫阿恩海姆译者:滕守尧朱江源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87年或1998年这本书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学而作,里面的案例都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出,有很强的可靠性,它主要是讲视觉艺术,不单纯是讲儿童心理学的,但里面关于儿童视觉思维这些章节的描写分析和大量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实验,都是儿童心理学中儿童视觉思维不可少的;